词条 | 萧贲 |
释义 | 萧贲 (?—549)南朝梁文人。字文奂。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祖子良,齐竟陵王,父昭胄,齐末被杀。贲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尝于扇上画山水。梁武帝时,为湘东王萧绎(元帝)法曹参军。太清三年,侯景围建康,元帝无意东下援救,及侯景矫诏令诸军班师,贲为元帝中记室参军,劝其东下,不从。以此得罪。元帝为讨景檄文云:“偃师南望,无复储胥露寒;河阳北临,或有穹庐氊帐。”贲曰:“圣制此句,非为过似,如体目朝廷,非关序赋。”元帝怒,下之狱,以饿卒。元帝戮其尸,又作《怀旧传》以谤之。《南史》本传谓贲作《西京杂记》六十卷,佚,非今传葛洪《西京杂记》。《隋书·经籍志》录其《辩林》二十卷,佚。今存诗《长安道》一首,见《文苑英华》卷一百九十二,《乐府诗集》卷二十三;《艺文类聚》“作梁元帝《长安路》”。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入陈诗,盖由《乐府诗集》而误入陈代诗人之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