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翁孺安 |
释义 | 翁孺安 (?-1627)字静和,号素兰。南直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太常少卿翁宪祥女。知书,能诗画,解音律,形貌姣好。嫁同邑诸生顾象泰为妻,人以为非匹,致多有风流放涎之传闻,其自作诗亦有 “从古贞风奚足嫓,尽多皓白污泥沙”之叹。天启七年(1627)九月为人所杀,亦引发各种传闻。所著《素兰集》二卷,有清抄本,又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排印本,卷上收诗六十一首,卷下收诗七十六首,附词三首,卷前有计隆序﹑佚名《翁孺安传》,卷后有佚名跋,跋后有补遗诗二十三首。沈宜修辑《伊人思》录其诗四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有“女郎羽素兰”条,录诗九首,内《落花》七首,另二首为《寄远》﹑《招魂》。“小传”云:“素兰名孺,字静和,不详其邑里,或曰吴人也。出自兰锜,归于戚施。风流放诞,卒以杀身。或曰素兰解音律,推律得羽声,遂自命为羽氏。能书善画兰,明窗棐几,莳兰种蒲,读书咏歌,故以素兰自号。明月在天,人定街寂,令女侍为胡奴装,跨骏骑游行至夜分。春秋佳日,扁舟自放,吴越山川,游迹殆遍。天启七年九月中,夜漏三下,不知何人磔杀之。狱具,卒不得主名。素兰既嫁,不得意,为《沤子》十六篇以见志。遗诗二卷,好事者序而刻之……以事出虞山,故附著于此。”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九八录“羽孺”诗《柳》一首,传其人曰:“孺字素兰,一字静和。常熟人,生不识姓,善音律,推律得羽声,遂以为氏,后为人所杀,有诗集。”两者所记实皆为翁孺安之传闻。清王昶《明词综》卷一一录其词一首。清徐树敏等《众香词》礼集录其词三首。生平见冯舒《虞山妖乱志》卷上﹑《素兰集》卷首佚名《翁孺安传》。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