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观 |
释义 | 秦观 (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自幼性豪隽,喜读兵书,文辞慷慨。熙宁十年,以《黄楼赋》贽见苏轼,轼大加称赏,以为有屈﹑宋之才,并向王安石举荐。元丰元年﹑五年,曾两次应进士试,皆不中第。八年,再试,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三年,苏轼﹑鲜于侁等举荐应贤良方正科试,进策论,不第,斥回蔡州。五年,经范纯仁荐,召为太学博士,校正秘阁书籍。八年,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入党籍,出为杭州通判。御史刘拯论劾其增损《实录》,于道途贬监处州盐酒税。使者劾其败坏场务,以不职罢,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除名,徙雷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徽宗即位,复宣德郎,放还,行至藤州卒,年五十二(《宋史》作五十三)。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四学士中最受苏轼器重,诗﹑词﹑文的创作都有很大成就。秦观论文强调社会功用,反对雕琢无用之文,他在《论议》下说古人“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而到后世则“雕篆相夸,组绘相侈,苟以哗众取宠而不适于用,此文之弊也。”他对杜甫诗歌尤为推崇,以为“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韩愈论》)。秦观的散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苏轼云:“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采绚发,议论锋起。”(《辩贾易弹奏待罪札子》)吕本中亦谓其规摹苏轼,上宗西汉,可谓善学矣(《仕学规范》卷三五引《吕氏童蒙训》)。其政论文结构严密,说理透彻,笔锋犀利,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元祐间,他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试,曾献策三十篇﹑论二十篇,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政治主张,其中《朋党》﹑《人才》﹑《奇兵》﹑《盗贼》等都是著名篇章。他的游记,如《龙井题名记》,把西湖夜景描绘得诗意昂然,虽善画者不及(郑清之跋)。秦观的诗也独具特色,王安石称秦诗“清新妩丽,鲍﹑谢似之”(《回苏子瞻简》);张耒则说他“善文章而工于诗,其言清丽刻深,三反九复,一章乃成,大抵悲愁凄惋,郁塞无聊者之言也”(《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如其“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春日杂兴》),“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秋日》),“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泗州东城晚望》),写景咏物婉媚有致,灵动如生。他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精致鲜妍,秀丽有馀,而气魄较弱,金代诗人元好问讥笑其为“女郎诗”(《论诗绝句》)。但秦观的诗风也并非单一不变,吕本中评论秦在被贬谪岭南之后,诗风亦变为“严重高古,自成一家”(《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引《吕氏童蒙训》),象《吴兴西观音院》﹑《寄少仪弟》﹑《蓬莱阁》等诗,即反映出秦诗的另一种风格。北宋中叶以后,诗坛往往“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沧浪诗话·诗辨》),相比之下,秦观的诗感情深沉,意境幽深,形象鲜明,完全没有同时代人诗的那种通病。秦观的主要文学成就在词的创作,被陈师道誉为“当代词手”(《后山诗话》),被后世视为正宗婉约词派的第一流词人。南宋张炎称:“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他善于把男女恋情同自己的不幸遭遇融合起来,借助幽冷的意境,以含蓄的手法抒发感伤的情绪。象《满庭芳》(山抹微云)以清冷的环境映衬自己的离愁别恨,晁补之云:“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诗人玉屑》卷二一引)。《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词有“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二句,也写得凄婉动人,明杨慎谓“情极之语,纤软特甚”(《草堂诗馀》)。《鹊桥仙》(纤云弄巧)描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突破传统题材而独出匠心,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绝唱,被后代词人誉为有“化臭腐为神奇”的魅力(《草堂诗馀》正集卷二沈际飞评)。其馀如《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望海潮》(梅英疏淡)﹑《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等词,均为脍炙人口的名作。秦观的著述,其自编者有《淮海逆旅集》﹑《淮海闲居集》十卷(秦观自序)。南宋乾道间刻《淮海居士文集》四十九卷,含前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加以著录,后遂成为定本,现存宋乾道间高邮军学刻本﹑绍熙谢雩重修本﹑嘉靖乙巳刻本﹑万历重刊本﹑清康熙补刻本﹑《四库全书》本。秦观词除收入文集外,自宋代即有单刻本《淮海词集》一卷传世(《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今存二种:一卷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三卷本,有明抄本﹑明万历李之藻刊本﹑黄丕烈校本﹑《彊村丛书》本。今人整理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淮海集笺注》。《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百四十馀首。《全宋诗》卷一○五三至一○七○录其诗十八卷。《全宋文》卷二五七二至二九○收其文十九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本传。清人秦瀛有《重编淮海先生年谱》一卷。(曾枣庄)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