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申时行 |
释义 | 申时行 (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南直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生父申士章,诸生。养父苏州知府徐向珍,故其榜姓徐,寄籍吴县,后复姓。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八月十六。嘉靖四十年乡试第三,明年春闱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中允﹑谕德﹑左庶子,万历五年(1577)擢礼部右侍郎,旋改吏部。以文字受知张居正,六年居正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时内阁疏请建储,首列其名,时行又秘疏否认,言官乃劾其巧避首事,排陷同官,以连连被劾,因乞归致仕。家居二十三年,万历四十二年七月十九卒,年八十,赠太师,谥文定。敏悟过人,能文,一时朝廷制作多出其手,继张四维为首辅,凡九年,政务宽大,然多承帝意,少建树。归田后时时与故人遗老修绿野﹑香山故事,赋落花及咏物诗,丹铅笔墨,与少年词人争强胜。每岁除夕﹑元旦,与王穉登等人倡酬赋诗,二十余年不阙。吴趋委巷,歌楼僧舍,词翰流传,互相矜重。曾主修《大明会典》,又辑《书经讲义会编》十二卷。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召见记事》一卷﹑《纶扉奏章》十卷﹑《赐闲堂集》四十卷。《召对录》一卷有万历时刊本,《纶扉简牍》十卷有万历二十四年刻本。《赐闲堂集》四十卷则为其诗文总集,时行卒后其子申用懋于万历四十四年辑刻,内应制诗赋一卷,五七言古近体诗五卷,奏疏﹑勅谕﹑笺表一卷,其他诸体文三十三卷,有李维桢﹑冯时可﹑邹元标﹑焦竑序。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十二首,“小传”谓其“文藻婉丽,实出同时殿阁之右”。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四录其诗七首,“诗话”云:“文定不以诗见长,然巨篇长律,铺扬典丽,足令操觚者缩手。”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二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十三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赐闲堂集》,“提要”谓其“相业无咎无誉,诗文亦如其为人”。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一四上录其诗八首。生平见焦竑《申公时行神道碑》(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七)﹑吴道南《申文定公墓表》(《吴文恪公文集》卷一八)﹑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三﹑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一八。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