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田际云
释义
田际云

(1864—1925)原名瑞麟,艺名想九霄(一作响九霄)。河北高阳人。父玉升,为杂货商。幼时就读于村塾。光绪元年(1875)入涿县白塔村双顺科班,习河北梆子,工花旦。不久因东太后之丧,双顺科班解散,班主赵某携其入京,于梨园会馆清唱。又赴热河﹑天津演出,颇受欢迎。上海金桂园主闻其名往聘,赴沪演出两年,开始崭露头角。后入北京瑞胜班,声名大噪。光绪十三年,自组小玉成班,后又组大玉成班,往来于京﹑沪间。戊戌变法时期,与康有为﹑梁启超过往甚密,同情变法。适逢其时被选为内廷供奉,常出入于宫廷,遂暗中为维新派和光绪皇帝传递物品及信息,并于戏箱中夹带大批新学书报,供光绪皇帝阅读。戊戌变法失败后,受到清廷通缉,遂避居上海。后被慈禧赦免,仍为内廷供奉。光绪二十六年,任梨园会首,致力于戏曲改良。与票友乔荩臣等发起成立戒烟会,组织义演,筹款救济戒烟会,编演新戏,宣传鸦片之害,据云一时戒烟者达数千人。宣统间,邀请新剧演员王钟声﹑刘艺舟等至京与玉成班同台演出,为北方戏曲改良运动造成声势。为此,某御史以“暗通革命党,编演新剧,辱骂官府”之罪名参奏,将其拘禁百日。1912年,与余玉琴﹑杨桂云等联名,发起组织“正乐育化会”代替原来的梨园行会,被选为副会长,并曾任直隶省(今河北省)议会议员。1916年创办北京第一个坤伶科班崇雅社,培养了一批女演员。

田际云初习河北梆子,后兼演京剧,所组玉成班首创皮簧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的“两下锅”方式,将梆子演技融于京剧,对丰富和发展京剧表演艺术有重要贡献。并能编戏。张豂子云:“际云有新知识,头脑亦过于敏锐,以脚本作者而有名。”并云:“彼所编之名剧,有所谓《封神榜》,全本连台,三十四本,虽盛夏六月,座为满,继演至三阅月之久。……在当时,则属罕见创举,绝无仅有者矣。”(《想九霄谈》)所编剧目还有《佛门点元》﹑《错中错》﹑《斗牛宫》﹑《东皇庄》﹑《梦游上海》诸剧,与乔荩臣合作,编演《黑籍冤魂》﹑《大战罂粟花》,与贾润田合作(一说与彭翼仲合作),编演《孽海波澜》﹑《惠兴女士》等,均博得好评。生平事迹见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周剑云《想九霄传》(载《鞠部丛刊·伶工小传》﹑张豂子《想九霄谈》等。(梁淑安)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