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頍 |
释义 | 王頍 (551—604)北周﹑隋文人。字景文,太原祁(今属山西)人。父王僧辩,仕梁,官至大司马﹑太子太傅﹑扬州牧,为陈霸先所杀。王頍以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生于江陵。元帝承圣三年(554),江陵为西魏所陷,頍随兄王颁等入关。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兄王颙所责,始感悟读书,遍通五经。周文帝天和五年(572),被引为露门学士。隋文帝开皇五年(585),为著作佐郎。后任国子博士,因事流岭南,数年,又授汉王杨谅府咨议参军,为谅所礼。谅见文帝诸子多被废,阴缮甲兵,頍劝戒之。文帝崩,谅举兵反,頍数进策,谅不用。及谅战败,頍谋奔突厥,不果,自杀。所撰有《五经大义》三十卷﹑集十卷,因兵乱而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