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钟麒 |
释义 | 王钟麒 (1880—1914)字毓仁,一作郁仁;号旡生,一作无生;别署天僇﹑天僇生﹑僇民﹑大哀﹑蹈海子﹑一尘不染等。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苏江都(今扬州)。“幼研百家,雅好文学”。迨至弱冠,“世变日非,窃窃忧之,每以文词,力图挽救,几濒于危”(王钟麒《报马君武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上海,充《申报》笔政,加入国学保存会,并在该会所办《国粹学报》发表反清文章。从光绪三十三年起,先后助革命党人于右任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主要担任评论,成为于右任的得力助手之一,于右任称其:“是一个沉博绝丽的骈文学家,而又熟于稗史,以芳馨之词,达小雅诗人之旨,感人亦极深刻。明末遗民的复国运动,大半是在这一条路的。”(《如何写作社评》)宣统二年(1910)由朱少屏﹑柳亚子介绍加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是该社主要作家之一。辛亥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为光复南京而组成江浙诸省联军,王钟麒任该军司令部秘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总统府秘书。1912年9月,与章士钊创办《独立周报》。因撰文触犯洋人,受到威胁,回扬州,以疾卒,年仅三十五岁。 王钟麒“姿性敦敏,神采秀澈,耽玩文艺,早善辞笔,时人高其才艳”(马浮《江都王君墓志》)。诗﹑文﹑小说﹑戏曲皆能,而在小说理论方面尤有建树,是晚清小说理论家中的佼佼者。一生著作甚富。诗集有《天僇生诗钞》(作者自选)﹑《旡生诗钞》(胡寄尘选);小说有《玉环外史》﹑《恨海鹃声谱》﹑《孤城碧血记》﹑《学究教育谈》﹑《劫花泪史》﹑《消魂狱》﹑《郑成功》等;剧本有《血泪痕传奇》﹑《穷民泪传奇》﹑《轩亭复活记》等;笔记有《述庵秘录》﹑《述庵读书志》﹑《佚史》﹑《述庵笔记》﹑《文坛挥麈录》等;诗论﹑词论﹑剧论有《旡生诗话》﹑《惨离别楼词话》;小说理论文章有《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剧场之教育》;其他尚有《三国史略》﹑《晋初史略》﹑《太平天国革命史》﹑《中日战争》﹑《世界史》﹑《本国地理》﹑《世界地理》﹑《三国志选注》等。生平事迹见马浮《江都王君墓志》﹑胡寄尘《王旡生小传》﹑郑逸梅《南社丛谈·王旡生》等。(裴效维)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