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襞 |
释义 | 王襞 (1511-1587)字宗顺,号东厓,自号天南逸叟。南直扬州府泰州(今属江苏)人。生于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二十六日。九岁随父王艮谒王守仁,从学十余年,后师事王畿﹑钱洪,研习阳明之学。艮开讲于淮南,襞辅之,艮死,继父讲席,往来各地,以艮学传人有名于当时。卒于万历十五年(1587)十月十一,年七十七。好读书,亦能诗。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东崖遗集》二卷。现存万历刻崇祯重修本《新镌东厓王先生遗集》二卷,是集原为其弟子林讷所辑,上卷为像赞﹑年谱纪略﹑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下卷为所作诗赋。诗近二百首,五言八句达一百二首,间杂讲学语。附载行状﹑铭志﹑祭文﹑世系门人姓氏等。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〇录其诗一首,“诗话”云:“诗其余事,然如‘一室风过雨,三更月到窗’﹑‘好雨应宜早,秋花不恨迟’……亦有活脱之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东厓遗集》,“提要”谓其诗“终非专门”。清夏荃《海陵文征》卷七录其文三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二录其诗一首。生平见《新镌东厓王先生遗集》所载王元鼎《东厓先生行状》﹑焦竑《王东厓先生墓铭》﹑王翘楚《东厓先生年谱纪略》,又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