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褒 |
释义 | 王褒 (511?—574?)北朝周诗人﹑骈文家。字子渊。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曾祖王俭,南齐侍中﹑太尉;祖骞﹑父规并仕梁,知名于江南。褒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其姑父萧子云,善草隶,褒以姻戚,颇得其法,名亚子云,见重于世。起家秘书郎,转太子舍人,袭爵南昌县侯。迁秘书丞。时梁太子纲(简文帝)子宣成王大器盛选僚佐,以褒为文学。寻迁安成郡守。及侯景之乱,褒在安成辑宁所部,见称于时。及湘东王萧绎(元帝)承制,转褒为智武将军﹑南平内史。及元帝即位,褒犹在安成,元帝敕王僧辩以礼发遣,褒与元帝有旧,相得甚欢。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宠遇日隆,而褒不以位地矜人,时论称之。时元帝平侯景,擒武陵王萧纪,以建业凋残,方须修复,而江陵殷盛,便欲居之。其臣僚又多荆州人,皆劝之都江陵。元帝尝命群臣议之,时胡僧祜等皆荆州人,咸劝都江陵,以为“建业王气已尽”,且与北齐止隔一江。不欲还都。时褒及周弘正在座。褒不公言是非,而乘间密谏,言甚切至。然元帝颇好江陵,乃谓褒曰:“卿昨日劝还建业,不为无理。”褒知其计不用,遂不复谏。及西魏攻江陵,元帝使褒都督江陵城西诸军事。褒本文雅之士,一旦委以总戎,深自勉励,尽忠勤之节。时朱买臣率众出宣阳之西门,大败。褒督进不能禁。及城陷,元帝出降,褒乃与众俱出。见西魏将于谨,谨甚礼之。后与王克﹑刘瑴﹑宗懔﹑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周文帝宇文泰劳之,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资饩甚厚,褒遂亦安于北地。及周孝明帝代魏,封褒为石泉县子。周明帝立,笃好文学,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帝每游宴,命褒等赋诗谈论,常在左右。武帝保定中(561—565)除内史中大夫。武帝作《象经》,命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建德以后大诏册,皆令褒具草。后为太子少保﹑小司空,出为宜州刺史,卒子位,年六十四。《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后周小司空王褒集》二十一卷(并录)”。《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三十卷,疑有误。原本今佚。存诗四十八首,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文二十六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一卷。褒诗文本尚华丽,入北后亦似庾信,稍转苍凉。其在南之作如《燕歌行》,极写塞北寒苦之状,后人至以为是江陵陷落之诗。入北后作如《渡河北》,亦见悲凉之气,为世传诵。骈文如《与周弘让书》情调悲切而文字华美,极见作者真性情。此书《周书》本传具载,盖亦赏其文也。在北朝骈文中,亦传诵名作之一。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