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薛瑄
释义 薛瑄

(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平阳府河津人。生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八月初十。父薛贞为洪武十七年举人,永乐间历任诸县儒学教谕,十七年(1419)由玉田改鄢陵,瑄随侍,因补县学増广生,次年举河南乡试第一,二十年中进士,以省亲归。居父丧,宣德三年(1428)服除,授广东道监察御史,监湖广银场。正统初尚书郭琎举其为山东提学佥事,六年(1441)进大理寺左少卿,以忤王振,下狱论死,兵部尚书王伟等申救,免死放归。景泰初,用给事中程信荐,起大理寺丞,二年(1451)升南大理寺卿,改北。英宗复辟,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以王文﹑于谦下狱,石亨﹑曹吉祥乱政,疏乞骸骨,帝允之。居家讲学著述,天顺八年(1464)六月十五卒,年七十六,赠礼部尚书,成化初,谥文清。瑄以理学名家,学宗程朱,力主“复性”,重于躬行实践,世称其学为“河东派”,弟子遍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时人呼其为“薛夫子”。隆庆六年(1572),允廷臣请,诏祀孔庙。理学著作有《读书录》,正德十五年(1520)刊本十卷,嘉靖﹑万历间诸刊本则为十一卷又《续录》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诗文著述弘治十六年(1503)辑刻为《敬轩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诗赋十卷文十四卷,后有嘉靖﹑万历﹑清雍正等多种刊本。又有明赵王府味经堂刊本《敬轩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薛文清公读书录》十一卷《读书续录》十二卷,称《薛文清公全录》四十七卷。又嘉靖三十四年及万历四十三年崔尔进刻《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卷附一卷。又隆万间赵讷编刊本《薛文清先生全集》五十三卷。其于诗文,主张“凡作诗文,皆以真情为主”(《读书录》卷七)。喜为诗,所至观风览古,多所题咏。成化五年(1469)常州同知谢庭桂刊其诗为《河汾诗集》八卷,收诗一千一百余首。《四库全书》著录是集,《总目》“提要”谓是集“所载诗赋,皆已编入《全集》中”,实此集有一百四十余首诗不见于《全集》。徐泰《皇明风雅》卷一二录其诗一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四录其诗九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二十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八下录其诗二十一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五十三首。《四库全书》收《敬轩文集》二十四卷,《总目》“提要”云:“明代醇儒,薛瑄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绝不以俚词破格。其诗如《玩一斋》之类,亦间涉理语,而大致冲澹,吐言天拔,往往有陶﹑韦之风。”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一二录其诗十六首,按云:“文清古体淡远,律体雄阔,绝句极有风韵,非一时讲声律者所能及。”程敏政《皇明文衡》录其文四篇。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二篇。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录其《黄河赋》等五篇。生平见彭时《薛公墓志铭》(《明文海》)﹑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七﹑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张鼎有《薛文清公年谱》(《薛文清先生全集》附录),清杨希闵有《明薜文清年谱》一卷(1934年《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第三十九册)。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