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潜 |
释义 | 刘潜 (486—550)南朝梁骈文家﹑诗人。字孝仪。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刘孝绰三弟。天监五年(506),举秀才。九年,起家始兴王萧憺法曹行参军,随府至益州,兼记室。在州五年,天监十四年(515)随萧儋入建康,转主簿,迁尚书殿中郎。普通四年(523),晋安王萧纲出为雍州刺史,以孝仪为安北功曹使。奉敕作《雍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弘丽。中大通初(529),丁母忧。萧纲立为太子,补洗马,迁中舍人。出为阳羡令,有政绩,擢为建康令。大同三年(537),迁中书郎,左迁安西咨议参军,兼散骑常侍。四年,出使东魏,还,复除中书郎。顷之,兼宁远长史﹑行彭城﹑琅邪二郡事。累迁御史中丞,弹劾无所顾忌。十年,出为临海太守。中大同元年(546),守都官尚书。太清元年(547),出为豫章内史。侯景破建康,孝仪为前历阳太守所逼,失郡。大宝元年,病卒。年六十五。 孝仪为人宽厚。工骈文,于刘氏弟兄中特为秀出,其兄孝绰常称“三笔六诗”,“三”即孝仪。有集二十卷,佚。明张溥辑其兄弟遗文为《刘孝仪刘孝威集》一卷。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