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瀹 |
释义 | 王瀹 (1389-1462)字子清,号退翁。河南开封府太康人。建文时礼部尚书王钝子,永乐四年(1406)举进士,帝以其年少,遣归卒业。起为翰林院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以外艰归,服除,迁左春坊左司直。仁宗时任郑王府左长史,宣德四年(1429)郑王就藩,以屡谏不听,乃拟荀子《成相篇》,撰十二章以献,语尤激切,因与王不合,上闻之,六年召还,改户部郎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以老病乞归。卒于天顺六年(1462),年七十四。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退翁集》六卷,为其孙王煦命所刻,现存嘉靖间其玄孙王朝贤重刊本,前有郭绪正德二年(1507)序,书后有王煦﹑王朝贤后序,顺德府教授李应沾﹑平乡县学教谕李诩后序。内诗三卷﹑文三卷,计收诸体诗四百五十余首﹑赋三篇﹑各体文一百二十余篇。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落魄张传》一篇。生平见朱睦㮮《王公瀹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〇)﹑孙奇逢《中州人物考》卷四﹑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五一。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