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陆倕
释义
陆倕

(470—526)南朝齐﹑梁诗人﹑骈文家。字佐公。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少勤学,杜绝往来,昼夜读书。齐武帝永明四年(486),举秀才。刺史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纳文士,陆倕亦为所延,列“竟陵八友”之一。辟议曹从事参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与张率并受沈约赏识。天监初为安成王萧秀外兵参军,转主簿。在建康与诸文士往来,与任昉尤善,作《感知己赋》赠昉,自比司马相如﹑王粲,比任昉为季札﹑蔡邕。及任昉为御史中丞,文人争与交好,然参预游宴者仅殷芸﹑到溉﹑刘孝绰兄弟及陆倕,号“龙门之游”,虽贵公子不得预。迁临川王萧宏东曹掾。时王朝新建,礼乐制度多所创建改革,天监六年(507),奉敕撰《新刻漏铭》。旋迁昭明太子中舍人,与刘孝绰﹑张率同掌东宫管记。七年,受诏作《石阙铭》,武帝誉为“辞义典雅”。寻迁太子中庶子﹑国子博士﹑吏部郎。天监十四年,出为晋安王萧纲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府事。途中作《以诗代书别后寄赠》,在任有《思田赋》。以公事免﹑左迁中书侍郎,又为中庶子,扬州大中正。普通七年(526)卒。年五十七。萧绎为作墓志铭。

陆倕善作文。萧纲《与湘东王书》以“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并举,萧统于陆倕卒后与萧纲书,则称其“文该四始,学遍九流”。其《刻漏》﹑《石阙》二铭俱采入《文选》。有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作十四卷),佚。明张溥集佚文为《陆太常集》。今存文二十四篇,诗四首,分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