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云公 |
释义 | 陆云公 (511—547)南朝梁文人。字子龙。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陆倕侄孙,陆厥侄。五岁诵《论语》﹑《毛诗》,九岁读《汉书》,略能记忆。陆倕﹑刘显试问十事,对答无误。既长,好学有才思。州举秀才。梁武帝中大通中,为江州刺史武陵王萧纪行参军,转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行参军。尝作《太伯庙碑》,大同二年(536),吴兴太守张缵入都,途中读其文,叹为“今之蔡伯喈”,言于梁武帝,召兼尚书仪曹郎,自是与缵为忘年交。入直寿光省,授著作郎,累迁中书黄门郎。善奕,大同十年,奉诏校定《棋品》。梁武帝暇日泛舟天渊池,惟刘之遴﹑到溉﹑朱异﹑陆云公等人随侍。太清元年(547),卒。年三十七。帝有手诏悼之。从兄陆才子﹑子陆琼,并有文名。有集十卷,佚。今存《释奠应令诗》十章,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