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彪之 |
释义 | 王彪之 (305—377)晋诗人﹑辞赋家。字叔虎,唐人避讳改作叔武,小字虎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年二十而须发皆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入仕为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执法不阿。转吏部尚书。穆帝永和中,桓温以朝廷仗殷浩抗己,声言北伐,自荆州下武昌,浩欲退避,彪之以为不可。升平元年(357),转尚书仆射。旋出为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哀帝兴宁末(365),复为仆射。简文帝卒(372),孝武帝幼小,太后欲令桓温摄政,为彪之所阻。桓温寻卒,彪之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太元二年(374),卒。年七十三。赠光禄大夫,谥简。有集二十卷,佚。今存文四十三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四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