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焘 |
释义 | 梁焘 (1034——1097)字况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兵部员外郎梁蒨子。初以父任补太庙斋郎,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元丰中,出知宣州。五年,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哲宗立,召为工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二年,坐与同列争议事出知潞州。明年,召为左谏议大夫。四年,进御史中丞(同上书卷四三四)。五年,出知郑州。六年,入权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七年,拜尚书左丞。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绍圣元年,知郓州,又以司马光党黜知鄂州。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明年,又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卒于贬所,年六十四。梁焘为文长于议论,其《上哲宗乞五事论相之得失》﹑《上哲宗乞亲贤疏佞坚其始终》﹑《上哲宗论华山摧》诸篇,随事而论,言之切切,后来明人将其编入《历代名臣奏议》。著有《安南献议文字》并目录五卷,又与顾临合著《总戎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六﹑八),今不存。《全宋诗》卷七四七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一七八三至一七八九收其奏议七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