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梁潜
释义 梁潜

(1366-1418)字用之,号泊庵。江西吉安府泰和人,梁兰子。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于乡,授四川苍溪县儒学训导,三十一年用荐除广东四会知县,改阳江﹑阳春。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书成,擢翰林修撰,五年,兼右春坊右赞善,与修《永乐大典》,代郑赐为总裁,再迁侍读。永乐十五年北征,太子监国,帝亲择侍从﹑监国之臣,翰林留学士杨士奇,而以梁潜为副,时有阴附汉王者,设计谗构监国之臣,梁潜与司谏周冕,十六年九月十七坐释陈千户事被杀,年五十三。有文名,称当代一作家。平生与杨士奇最为交契,盖梁﹑杨二家世为姻亲,杨士奇长梁潜一岁,又少学同业,长而同官,故也。后杨士奇为其作《墓碣铭》云:“用之之学通诸经,尤长于《诗》﹑《易》,自十五六已用意周﹑程﹑朱﹑张之书,壮而益探其微。为文章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瞻,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陈言,出新意,古诗高处逼晋宋。所著有史论若干篇﹑碑传记序铭颂赞述若干篇﹑五七言古近体诗若干篇,皆可传。” 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泊庵集》十二卷。其子梁楘所编﹑正统九年(1444)刊《泊庵文集》十六卷,现残存十四卷(卷一至二﹑卷五至十六),清初刊本《泊庵先生文集》十六卷附录二卷全存。程敏政《皇明文衡》收其文九篇。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中秋宴集诗序》等八篇,评语云:“泊庵文在东里(杨士奇)伯仲之间,不可忽之也。”清胡大鸿《江右文抄》录其文十九篇。诗集未传,惟清初刻《三梁文集》本《泊庵先生文集》十六卷后附《诗钞》一卷。徐泰《皇明风雅》录其诗二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八录其诗十八首。韩阳《皇明西江诗选》卷六录其诗二十六首。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诗选》录其诗十七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七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七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八首。《四库全书》据清初刊《泊庵先生文集》收《泊庵集》十六卷,《总目》“提要”云:“潜文格清隽而兼有浩瀚之气,在明初可自成一队。”清曾燠《江西诗征》卷四五录其诗十三首。清王琨《泰和诗征》卷一二录其诗三十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七录其诗二十三首。生平见杨士奇《梁用之墓碣铭》(《东里集》文集卷一七)﹑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五二。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