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阮籍
释义
阮籍

(210—263)三国魏诗人﹑散文家﹑玄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瑀之子。少志气宏放,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读书,连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叔阮武叹服之。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籍终日不发一言。《东平赋》﹑《亢父赋》或是其时所作。齐王芳正始三年(242),蒋济为太尉,辟之。行至都城郊亭,作奏记与济,辞。济以籍既至郊亭,欣然遣吏迎之,而籍已去。济怒,籍乡亲又共劝喻,乃就职。后谢病去。复为尚书郎,以病免。曹爽召为参军,顷之又以疾辞归田里,岁余而爽被杀。又为司马懿﹑师父子从事中郎,作《鸠赋》。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作《首阳山赋》。是年,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次年,司马昭代兄辅政,以籍为侍中,典著作,与王沈﹑荀𫖮等共撰《魏书》。以曾游东平,乐其土风,言于司马昭,求外出,为东平相。籍骑驴到郡,拆除府舍壁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人以此习称“阮步兵”。在官舍与刘伶酣饮。其时虽不在佐职,仍游于司马昭府,宴饮必与。母丧,狂饮酒,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不哭。能作青白眼,嵇喜往吊,作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往吊,乃大悦作青眼。景元四年(263),司马昭伪辞九锡,公卿劝进,郑冲使籍为劝进笺。籍沉醉,使者立待之。籍扶醉援笔而书,无所改易。是年冬,卒。年五十四。侄咸,亦为“竹林七贤”之一。子浑,欲与游,籍不许。

籍本有济世志,值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与嵇康﹑刘伶等善,清谈酣饮,不预世事,时称“竹林七贤”。司马昭欲为其子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屡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亦以酣醉获免。不拘礼法,至性过人,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司马昭誉为“天下之至慎者”,故虽为礼法之士如何曾等深恶痛绝,昭皆曲意保持之。其嫂归宁,籍相见与别,人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尝登荥阳广武,观楚﹑汉古战场,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常独自驾车,率意而行,车迹所穷,即恸哭而返。

籍崇尚《老》﹑《庄》而不斥儒学。有《通老论》﹑《达庄论》,主“自然”之说,以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以《老子》之“道”﹑《易》之“太极”﹑《春秋》之“元”为一物。虽疏狂遁世而心仪制礼作乐,《乐论》倡言“礼乐正而天下平”。张溥《阮嗣宗集题辞》谓“嗣宗论乐,史迁不如;通《易》达《庄》,则王弼﹑郭象二注皆其环内”,语虽夸大而尚近事实。籍文体气高健,艳逸壮丽,此二“论”奇偶相成,间用韵语,有一气贯注之势。《东平赋》﹑《首阳山赋》语重意奇,《鸠赋》﹑《猕猴赋》,则托意深远而与《咏怀诗》相通。《大人先生传》以虱处袴中喻礼法君子处于区内,散体间以骚体赋体,为籍文压卷之作。

《隋书·经籍志》记籍有集十三卷,虽有散佚,大体尚存。明人有辑本多种,通行本有汪士贤辑《阮嗣宗集》,在《汉魏诸名家集》中,张溥辑《阮步兵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今人陈伯君有《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其《咏怀诗》,自颜延之﹑沈约以至近代,注释甚多,以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为较善。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0: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