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余阙
释义
余阙

(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色目人,属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父沙拉臧卜官于庐州(今安徽合肥),始迁家于此。阙年幼丧父,授徒以养母。与理学家吴澄弟子张恒友善,受理学思想影响。元统元年(1333),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因不阿附权贵弃官归。又召入翰林,修辽﹑金﹑宋三史,拜监察御史,改中书礼部员外郎,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入为集贤经历,迁翰林待制,出迁浙东道廉访司事。至正十二年(1352)为淮东都元帅副使,升都元帅,拜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至正十七年拜淮南行省左丞,守安庆。治军号令严明,与兵士同甘苦。至正十八年农民军陈友谅部攻安庆,城破自杀,年五十六,谥忠宣。元末义军纷起之后,他力竭战死,且为人正直刚烈,明﹑清时代封建统治者都赞扬他的忠节,朱元璋就曾下令为他立庙。在元代少数民族文人中,他是著名人物,虽是色目人,但能和南方士人友好相处,他死后,不少南士作诗哀悼他。他留意经术,五经皆有传注,工书法,为文有气魄,所作皆有关当世安危。曾读书青阳山中,学者称青阳先生。余阙工诗,戴良《丁鹤年诗集序》说他的诗“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胡应麟《诗薮》说他的“古诗﹑近体咸规仿六朝,清新明丽,颇自足赏”,《元史》本传称其“诗体尚江左,高视鲍﹑谢,徐﹑庾以下不论也”,各家均指出了他的诗歌与六朝的关系。其诗以五言为佳,确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如《秋兴亭》﹑《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题溪楼》等。部分七言诗写得平易,有民歌风。著有《青阳先生集》四卷。生平事迹见《宋文宪公全集》卷四○《余左丞传》﹑《元史》卷一四三﹑《蒙兀儿史记》卷一三一﹑《新元史》卷二一八。(史铁良)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