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学金 |
释义 | 汪学金 (1748—1804)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四十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五十一年,充江西乡试副考官,寻以艰归。嘉庆四年,召修纯庙实录,擢中允。五年,升侍读,充文渊阁校理﹑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以病乞归。汪学金生而颖奇,八岁能诗;十二岁随父廷璵之福建学政署,朱珪见其文,曰:“此子笔有仙才。”遂师事朱珪。其为学儒修禅悦,两相融浃。尝谒珪安徽抚署,侍谈一月归。珪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耶?”曰:“所见大进,一谈一笑,无非天理。”秉性高明,持节廉介,好为利济功德。诫二子曰:“毋虐取,失先人之宽厚;毋奢用,改先人之清白。”晚岁营静厓小筑,水竹弯环,安禅习静,俨然世外。尝谓年已半百,享受无几,尽此长物,藉结善缘云。嘉庆六年,洪亮吉游吴淞后,尝至太仓访之,复遍寻娄东诸胜。徐世昌谓其诗“超妙绝俗”。著有《井福堂文稿》一○卷﹑《静厓诗初稿》一二卷﹑《后稿》一二卷﹑《续稿》六卷,辑《娄东诗派》二八卷。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三二﹑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四七。(王宗栻)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