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毕自严 |
释义 | 毕自严 (1569-1638)字景曾,号白阳。山东济南府淄川(今淄博)人。生于隆庆三年(1569)九月二十六。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二十年进士,除松江府推官。征授刑部主事,改工部,历员外﹑郎中,出为淮徐道参议,改冀宁道。历山西副使,迁陕西参政,进按察使﹑布政使,召为太仆卿。天启初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进户部侍郎,督辽阳。再进右都御史,掌南翰林院事,就改户部尚书,以忤魏忠贤,引疾归。崇祯初召拜户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致仕。卒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七十。喜读书,能诗文。其《饷抚疏草》七卷及所编《度支奏议》一百十九卷,皆有明刊本。奏疏以外著述,编为《石隐园藏稿》八卷,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现存清顺治十七年(1660)其子毕际有刊本,内诗一卷(收诗八十余首)﹑文三卷﹑奏疏三卷﹑书启一卷。另存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毕盛鉴抄本《司徒恩遇日记》(崇祯元年至十年)二卷及明末《毕自严手订稿本》副本不分卷。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七录其诗一首。《四库全书》据顺治本收《石隐园藏稿》八卷,《总目》“提要”云:“自严总国计时,外则辽沈连兵,封疆已蹙,而军饷日增,内则东林﹑阉党水火纷呶,閧然置社稷而争门户。自严支拄其间,前后六年,综核敏练,为天下所推……高珩序……又称其七言近体分沧溟(李攀龙)﹑华泉(边贡)之座。又作第二序,拟其文于韩﹑苏,拟其四六于徐﹑庾。虽乡曲之言,未免稍溢,而以经济兼文章,则自严要不愧也。”清宋弼《山左明诗钞》卷二四录其诗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七录其诗一首。生平见《(雍正)山东通志》卷二八之三﹑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五六等。有清初抄本《淄川毕少保公年谱》二卷,为毕氏后人所撰。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