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柴奇 |
释义 | 柴奇 (1470-1542)字德美,号黼庵。南直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生于成化六年(1470)十月初九。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正德六年(1511)与弟柴太同登杨慎榜进士,观政吏部,授吏科给事中。十二年迁户科右给事中,十三年转左给事中,十四年晋南光禄少卿。嘉靖八年(1529)转应天府丞,十一年晋府尹,十三年以南京太庙災,引咎致仕。二十一年六月初七卒,年七十三。官吏部时,谏南巡,劾权幸,颇著直声。上书请修东南水利,后开浚白茆港,疏通吴淞江,皆自其议发之。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嘉树轩纪闻》﹑《黼庵遗稿》二卷,方志记其另有《石池稿》。现存《黼庵遗稿》十卷,有嘉靖三十九年柴氏家刻崇祯八年(1635)修订本,内诗六卷﹑文四卷,邹守益﹑周复俊序,徐寿昌后序。邹守益序称其“旧有《石池诗稿》及《石池文稿》﹑《嘉树轩纪闻》各一册,正德己卯(十四年)转官南光禄,登舟忽失之,因重置一册,录新作,时有所忆,或就人录得,亦错置其间,因名曰《黼庵遗稿》。” 知是集为柴奇手编。周复俊编《玉峰诗纂》卷四录其诗二十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四录其诗一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黼庵遗稿》十卷,“提要”谓其诗文“皆平易有余,精深不足,邹守益序称其诗文‘典雅雄健,不落骩骳,不矜刻峭’,友朋推挹之词耳。”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一录其诗三首,按云:“德美诗疏豁无滞,七绝特有风韵。”生平见陆深《柴公行状》(《俨山文集》卷七九)﹑萧彦《掖垣人鉴》卷一二﹑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