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林昌彝
释义
林昌彝

(1803—1876)字惠常,一作蕙裳,又字芗溪,自号𥒸𥐦山人﹑茶叟﹑五虎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父业商,早卒。少孤贫,母誓督其就学。受业于鳌峰书院汉学家陈寿祺,后乃潜研经学,尤精三礼。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出何绍基门下。八上公车不售,南北游历,迹半天下。交汤鹏﹑朱琦﹑陈庆镛﹑王柏心﹑张际亮等,与族兄林则徐及魏源相知尤深。咸丰二年(1852)进呈所著《三礼通释》于礼部,三年,以此获钦赐教授,先后司教建宁﹑邵武府学。旋因不满官场污浊辞归。同治元年(1862)游广州,为郭嵩焘延请授馆。五年,掌教廉州海门书院。晚岁往来闽粤。一生为学,治经精博,且留心时务,尤痛愤鸦片战争之败,“每谈海事,即激昂慷慨,几欲拔剑起舞”(温训《射鹰楼诗话·序》)。道光三十年英人强居福州乌石山神光寺,乃愤而名其楼曰“射鹰”(谐音“射英”),作《射鹰楼诗话》,前二卷专辑纪鸦片之役,抒爱国之思诗作,“意在射鹰,非同世之泛泛诗话”,“而有关风化者次及之,论诗又次及之,采师友诗又次及之”(沈葆桢《射鹰楼诗话·例言》)。论诗力辟严羽所谓“诗有别材非关学”之论,又谓“诗之要有之”曰“格﹑意﹑趣”。所为诗亦根柢学问而蕴意深厚,忧时愤事,纪游唱酬,皆健雅坚苍,“有金石气,亦有姜桂气”(陶梁,《衣󶱚山房诗集·评语》)。其集中有与魏源诗重出者,盖因激赏而录入。著《衣󶱚山房诗集》八卷及《诗外集》一卷,《小石渠阁文集》六卷及《赋钞》一卷。诗话有《射鹰楼诗话》二四卷,《海天琴思录》八卷及《续录》八卷,另有《敦旧集》八○卷﹑《诗人存知诗录》三○卷。撰《三礼通释》二八○卷﹑《温经日记》六卷﹑《小石渠阁经说》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三,林庆炳《家严七秩寿辰敬征诗文启》(《焚余偶谈》)﹑丘炜萲《五百石洞天挥麈》。(王飚)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