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杨衒之
释义
杨衒之

北朝魏散文家。(杨,一作“阳”,一作“羊”,今人范祥雍以为“阳”﹑“羊”均误字。)北平(今天津蓟县一带)人。生卒年不详。魏孝庄帝永安中(528—530)为奉朝请。帝马射于华林园,读三国魏明帝“苗茨之碑”,因释“苗茨”字,众咸称善。尝与河南尹胡世孝共登永宁寺塔。后为期城太守,迁抚军府司马。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因事过洛阳。时战乱之后,东魏迁都邺,洛阳城郭崩毁,昔之“寺庙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竞,侵渔百姓”,今则断壁颓垣,荒烟蔓草,衒之见而有黍离麦秀之悲,乃撰《洛阳伽蓝记》。后为秘书监,曾上书孝静帝,谓“释教虚诞,有为徒费”;又谓“行多浮险者,乞立严勒,知其真伪。然后佛法可遵,师徒无滥”云云,书奏,终未施行。

杨氏文今唯存《洛阳伽蓝记》一书及《广弘明集》卷六所载上书,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氏所作小传,谓杨氏卒于北齐天保间(550—559),似无确据,范祥雍《杨衒之传略》不取此说,是。

《洛阳伽蓝记》为北朝散文名著,其文虽散体,间杂骈句,记洛阳寺庙之宏丽,宫室之奢华,园林之精妙,以至风土人情,皆描绘逼真,故历来为读者传诵。此书较早刊本为《四部丛刊》三编影印之“如隐堂本”。较通行者则多从《古今逸史》本与绿君亭本出。今人注释有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各有胜长。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