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大夏
释义 刘大夏

(1437-1517)字时雍,号东山居士。湖广岳州府华容(今属湖南)人。生于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五(1437年2月1日)。天顺三年(1459)举湖广乡试第一,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九年选车驾司郎中,十一年改职方,十九年以忤内臣系狱,旋释,迁福建右参政,二十二年丁母忧归。弘治二年(1489)迁广东右布政使,五年转浙江左布政使,六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治张秋河。八年改户部右侍郎,转左,十年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十一年移疾归。十三年起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十四年进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加太子太保,以奏请裁抑太监,得罪权宦刘瑾,三年被诬下狱,谪戌肃州,五年瑾诛,复原官,归乡。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1517年1月17)卒,年八十一,赠太保,谥忠宣。史称其忠直有操守,清廉勤勉,提携后进。与李东阳同年进士,又有乡谊,私交甚笃。《李东阳集》中载二人往来书信及唱和之作甚夥,大夏之诗文创作也有台阁声息。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有《诗》二卷《奏议》一卷及《宣召录》一卷,现存正德及嘉靖时刊本《东山诗集》,正为二卷,收诗近四百首。又有清光绪元年(1876)其后人刘乙燃重刊《刘忠宣公遗集》六卷,首二卷为文集,收其奏议﹑《宣召录》及各体杂文,次诗集四卷,前三卷收其诸体诗三百余首,诗集卷四标为《西行诗集》,收诗八十二首;后有附录,文二卷﹑诗二卷,收诰命﹑诸人所作传记﹑祭文及与当时名士往来之诗文;又有《年谱》二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九十余首为《刘忠宣公集》。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诗选》录其诗三十二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二录其诗一首。清施闰章《蠖斋诗话》谓其“平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清廖元度《楚风补》卷一八录其诗二首。清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五录诗七首。清罗汝怀《湖南文征》录其文十九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四录其诗二首,按云“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生平见王世贞《兵部尚书刘公大夏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八)﹑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八二。刘世节有《刘忠宣公年谱》二卷(清光绪刊《刘忠宣公遗集》附录)。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