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涵秋1
释义
李涵秋11874—1923

近代小说家。名应漳,字涵秋,别署沁香阁主、韵花馆主、娱萱室主。江苏江都(今扬州市)人。其父郎卿以经营烟店为业,家仅小康。涵秋7岁丧父,烟店又为店伙吞没,致使家境贫甚。幸赖其叔星伯之助,不致冻饿。涵秋自6岁起入塾读书,暇则喜阅小说。12岁即能文。继又师事同邑孝谦李石泉、明经李国柱,学业大进。以家贫故,于光绪十六年(1890)设帐授徒。二十年(1894)应童试,以第4名考取秀才。次年岁试,又以第1名食廪。三十年(1904)应聘赴湖北武昌,在湖北清丈局总办李石泉家坐馆。三十一年(1905)写成处女作《双花记》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作品不断问世。三十三年(1907)以诗忤众,被诬革命党,几成冤狱。宣统元年(1909)冬,李石泉辞官归里,李涵秋亦随之返乡,仍在李家坐馆。次年应两淮高等小学聘,任国文、历史、地理教员。三年(1911)杨州光复后,一度兼任杨州民政署秘书长。1913年又兼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员。1920年辞去教职,专事写作。1921年应聘赴上海。兼任《时报》副刊《小时报》和《小说时报》主编。因不惯洋场生活,次年辞职返乡。1923年3月28日以脑溢血暴卒,享年50岁。

李涵秋一生从事教职达三十年(1890—1920),其文学生涯仅十八载(1905—1923),且为业余写作。然而却是近代多产小说家之一,仅长篇小说即达三十余部,总计不下一千万言。在其创作的旺盛时期,曾同时为5家报刊写作5部长篇小说,且准时交稿,不误刊期。文思之敏捷,写作之神速,惟稍后之张恨水可与之颉颃。李涵秋尝谓:“我辈手无斧柯,虽不能澄清国政,然有一支笔在,亦可以改良社会,唤醒人民。”(李镜安《先兄李涵秋事略》)故所写多社会小说,是被公认的近代社会小说的代表作家,且有“第一小说名家”之誉。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广陵潮》、《侠凤奇缘》、《战地莺花录》等。其他尚有《爱克司光录》、《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怪家庭》、《好青年》等,以及短篇小说集《沁香阁笔记》。此外又工诗、文、书、画和篆刻,但作品大多散佚,仅部分诗文散见于当时之报刊。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0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