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国戏剧运动
释义
南国戏剧运动

现代文学运动。1922年,在“爱美剧运动”之后,田汉发起了南国戏剧运动。参加者最初仅田汉及其妻子易漱瑜,后来欧阳予倩、徐悲鸿、陈征鸿(陈白尘)、郑重(郑君里)、冼星海、赵铭彝等人陆续加入。他们的演出旨在“将真的东西给观众看,把社会的真的的症结,民众的的真的要求与苦闷显示出来”(田汉《南国社的事业及其政治态度》)。该运动以田汉1924年在上海创办的《南国半月刊》为开端。嗣后,经过“南国特刊”时代、“南国电影剧社”时代,逐步达到高潮。1927年,田汉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时,举行过为期1周的艺术鱼龙会,其演出在上海戏剧界引起轰动。同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1928年初,田汉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戏剧人才。同年夏学院停办后,田汉组织学生参加南国社的演出活动,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举行多次公演。演出的剧目有《苏州夜话》、《名优之死》、《南归》、《火之跳舞》等,均为田汉所作。这些演出改变了文明戏给人们的印象,也扩大了南国戏剧运动的影响。1930年,南国社因演出宣传自由、反对专制统治的《卡门》一剧,遭到国民党当局查封,南国戏剧运动遂告终止。南国戏剧运动历时8年,其间创作并演出了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优秀剧本,涌现出一批有卓越才能的戏剧工作者,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深入发展。

臧恩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2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