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大连会议
释义
大连会议

当代文学运动事件。中国作家协会1962年8月2日至16日在大连举行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简称“大连会议”。赵树理、周立波、侯金镜等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16位知名作家与评论家参加了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创作中的问题。邵荃麟主持会议,他在引言和总结性的发言中,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和“现实主义深化”的理论。在谈及“写中间人物”时说:“强调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是应该的,英雄人物是反映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但整个说来,反映中间状态的人物比较少,两头小中间大,好的坏的人都比较少,广大的各阶层是中间的,描写他们是很重要的。矛盾点往往集中在这些人身上”。“毛主席也说,要写各种各样的人物,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这样就更丰满了,写得更丰满更深刻,只有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不然性格就不突出。”“所以要研究人物与矛盾的关系,与有些简单化的理解有关,似乎不是先进人物就不典型。一个阶级只有一个典型,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关于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问题,他认为:“总的看来,革命性都很强,反映现实的深度、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来看,感到不够,表现在人物创作上,比较单纯,题材的多样化不够,农村复杂的斗争面貌反映的不够,单纯化反映在性格上,人与人的关系上,斗争过程上,这说明了我们的作品的革命性强,现实性不足。”因此,“现实主义是我们创作的基础,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浪漫主义,我们的创作应该向现实生活突进一步,扎扎实实地反映出现实。”“现实主义深化,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强大的革命浪漫主义,从这里去寻求两结合的道路。”并明确指出:“如何表现内部矛盾的复杂性,看出思想意识改造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更深地去了解,分析、概括生活中的复杂斗争,更正确的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作家的新的任务。”邵荃麟的这些意见,到了1964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作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文艺观点,在全国范围内遭到批判。

张广益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