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公报·文艺2 |
释义 | 大公报·文艺2桂林;大公报·战国;大公报·战线;大公报·星期文艺;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香港《大公报》副刊。半周刊。1948年6月6日创刊,同年12月27日出至第42期后终刊。韦芜主编。创刊号《编者告白》认为:“时代越混乱,人们要说的话越多”,希望读者们通过《文艺》“触摸到这大时代的脉搏”,“看出受苦难者的血泪”。刊载的作品以小说、散文、诗歌为主,其中小说有碧野的《兄弟》,艾芜的《私烟贩子》等;散文有孟火的《一个可怕的梦》,公刘的《夜莺与圣像》,刘北汜的《江上》;诗歌有史明的《瘦马和年青人》,路芬的《战场及其他》。第21期曾刊出“新诗特辑”,发表了逢人、邹绛、吴鸣、唐祈等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海内外华人的苦难生活,揭露反动政权对人民的残暴统治,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自由的心声。此外还发表了部分文学论文,如苏夫的《艾青的道路》,吴越的《杂谈创作态度》等。巴金翻译的苏联女革命家薇娜·妃格念尔的回忆录《狱中记》也在该刊上发表。主要撰稿人还有:郭风、阿湛、田涛、叶于浩、青苗、石田、杨梅等。 徐锦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9-21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