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明清两国志
释义
明清两国志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又名《吴三桂演义》。4卷40回。佚名著。有民国年间云纪书庄(上海)石印本、锦章图书局(上海)石印本、沈鹤记书局(上海)石印本、会文堂(上海)石印本以及1921年铸记书局(上海)石印本,均线装4册。卷首有作者《自序》、《凡例》、题诗及绘图。

该书是专写明朝叛将吴三桂的历史演义。吴三桂字长白,祖籍山东,寄籍关外辽东。年二十余,武勇出众,志气不凡。其父吴襄,崇祯初官提督京营,力荐三桂于董其昌门下。三桂初以父荫袭都督指挥使,奉命出关,隶属平辽总兵毛文龙部下。后累官至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辗转得歌妓陈圆圆,相见恨晚,如胶似漆。时值连年荒旱,民不聊生。张献忠、李自成相继起义,横扫西北,全国响应。李自成率部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遂亡,李自成称帝。吴三桂以爱妾陈圆圆身陷义军,即叛明降清,引清兵入关,攻克北京,赶走义军。吴三桂复得陈圆圆,并受封为平西王。明之福王曾派人劝其叛清复明,不为所动。反为清兵先驱,征陕西,平四川,入云南,逼死永历帝,并奉命驻镇云南。康熙帝鉴于藩镇势力愈来愈大,甚有尾大不掉之势,实行撤藩。吴三桂再施惯技,于康熙十二年(1673)叛清,自称周王,由夏国相、胡国柱、马宝等人辅佐,且有其他藩镇响应,很快据有云、贵、川等西南6省之地。康熙十七年(1678)在衡州(今湖南衡阳)正式称帝,建国号周,改元昭武。不久病死,由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旋为清兵所败,世璠自杀,吴周灭亡。

本书主要取材于《圣武记》、《明季稗史》,并参以诸家杂说,汇而成书。其基本情节与史实大体相符。但所“叙数十年事实,皆在干戈扰攘之中”,而“佚事闲情,点缀颇少”(《凡例》)。故文学性较差,实属一种通俗性历史书。惟全书采用说书人口吻,颇有平话特色,可读性较强。且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实况,从而说明了农民起义的合理性。但作者在主观上完全不赞成农民起义,故时有诬蔑之词。鉴于广大人民群众与官方史书无缘,因而该书在帮助读者了解吴三桂这个历史人物方面,显然起过一定的作用。

唐锡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1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