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达稳之歌
释义
达稳之歌

壮族抒情长诗。五言腰脚韵勒脚体。流传于广西都安、东兰、平果一带壮族民间。这首长诗是编唱者韦达稳根据自己一生的悲惨遭遇,用血泪和生命写成的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书。韦达稳(1863—1884)广西都安华桂乡首桂村人,14岁时即由父母包办许给比她年长很多且又聋又傻的舅表兄,21岁被迫出嫁。婚后受尽公婆、丈夫的虐待,回娘家又得不到任何的同情和怜悯,便和同村同样遭遇的4位伙伴结伴出逃。被抓回后,她受到无以复加的讥讷、辱骂和折磨。在进退维谷、哭诉无门的困境里,达稳决定以一死作最强烈的控诉。《达稳之歌》就是达稳在悬梁自尽前编唱,由村里唯一同情她的壮族青年覃日脑用壮语土俗字记录的遗作。长诗开头如泣如诉地叙说了“世间虽广可没有容许我生存的地方”、“前途渺茫已没有一点希望”。接着,痛诉自己所受的“过多的苦难”。困境逼得她不得不“走入黄泉路”。“这么年青就死去我实在不甘心”,达稳反复唱叙自己临死前的各种感触,反复向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向生她养她的家乡和亲人、向生活过的村庄、田野、“亭茶”(聚集唱歌的地方)告别,表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响往。《达稳之歌》有民间流传的抄本。整理成文初载《长江文艺》1957年第2期,后收入广西壮文工作委员会和广西民族学院合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3月初版的《壮族民歌选》(陆瑞化、陈竹金、杨士衡、陆成贤汉译本);辑入《壮族民间歌谣资料》第一集(杨焕典、黄承辉、苏长仙汉译本);辑入广西师范学院(原南宁师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1983年编印的《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歌故事》第四集(程荧汉译本);广西民族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单行本(韦以强壮文本)。

韦阳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96-189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