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河岳英灵集
释义
河岳英灵集

唐诗选集。3卷。题“丹阳进士殷璠集”。卷前有殷璠自撰的《序》及《集论》。据《序》中说,此书“分为上下卷”。集中共选24人,起于常建,终于阎防,选诗234首。《序》称选诗的范围为“起甲寅,终癸巳”。甲寅为开元二年(714),癸巳为天宝十二载(753),集中所选即这40年间的作品。《序》中又说:“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

《河岳英灵集》将选诗与评论相结合,开了诗选的一种新体例。《四库全书总目》说:“姓名之下各著品题,仿钟嵘《诗品》之体。”《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指出:“总集之有评语,自是书始。”评语兼及诗人身世性格及其创作特色,并往往征引诗篇、诗句为例,其中不乏精采之笔。如论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论王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论高适:“然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论岑参:“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这些都可谓千古定评,常为后世论家所称引。

《河岳英灵集》的选诗标准及殷璠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是:第一,特别推重风骨。因此集中所选古体诗居多,约170首。如李白、王昌龄虽然代表了盛唐七绝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但集中所选李白诗13首,全是古诗;选王昌龄诗16首,五古则有12首。在推重风骨的同时,也兼重兴象,并批评了“都无兴象,但贵轻艳”的诗风。第二,对于声律,殷璠并不否定,在《序》中曾指出:“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在《集论》中又说:“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但另一方面,他又并不以声律之美为评诗的标准,如《序》中说:“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集论》中又说:“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咸须避之。纵不拈缀,未为深缺。”这些见解,都是可取的。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将《河岳英灵集》编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于1958年出版排印本。书末附明人毛《河岳英灵集校文》。

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35-393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