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时萌 |
释义 | 时萌1926— 近代文学研究家。笔名丰木、吕一凡。江苏常熟人。因家境贫寒,小学未读完即失学,遂长期勤奋自学。从1943年起,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并做过小贩、小学代课教师、小职员、见习记者。从1946年起任上海《文汇报》通讯员,至1949年改任该报特约记者,同年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从1953年至1983年的30年间,先后在江苏常熟、沙洲几所中学任教。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调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至今,现为中文系主任、教授。近年来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明清小说研究会、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总编委兼小说集主编之一。 时萌完全凭借自学而进入文坛和学界,在同辈中实属少见。在文学研究方面,他对古代、近代、现代各段文学均有涉猎,而以近代文学为重点。著有专著《闻一多朱自清论》(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曾朴研究》(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文学论稿》(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伯元年谱》(载1986年日本《清末小说研究》)、《晚清小说》(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另有论文数十篇,主要篇目有《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探讨》(1957年)、《<汉文学史纲要>札记》(1983年)、《浪漫主义札记》(1983年)、《刘鹗论》(1983年)、《论说中国近代文学史的界限》(1987年)等。其中《中国近代文学论稿》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民政协报》、香港《大公报》曾发表文章评介,认为“视野较为开阔,开掘深邃,还以尚简炼、发创见取胜”。《闻一多朱自清论》一书,也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香港《大公报》、上海《文学报》、《书讯报》等报刊加以评介。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9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