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鲁山
释义
鲁山

元代释子、诗人。维吾尔族。即岳鲁山(或儒鲁山。岳、儒为同音异译)。祖籍高昌王国。生卒年不详。早年出家为僧,至大三年(1310)与黄溍一同去龙翔寺拜会黄石翁,并与邓文元、黄溍、黄石翁会集赋诗,一时传为佳话。延祐四年(1317)春天,与贯云石、干文传同游昌国州(浙江定海),赋《观日行》诗,诗咏南海日出景象。元朝为祀祖考,特设太禧院,又设隆祥使司,置僧官领其事。鲁山被委为其下属平江善农提举司提举,掌承天、龙翔、崇禧三寺田赋。后至元五年(1339)主持过龙翔寺的祀典。鲁山有诗名,与马臻、柳贯、潘明之均有唱和往还。马臻曾以“鹤性负高洁,松色融古今”称誉其为人(《松鹤吟寄儒鲁山》)。有《鲁山诗集》行于世,明初以后亡佚不存,尚可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逸诗约百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内容亦比较单一。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9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