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国诗史
释义
中国诗史

古代诗歌史专著。陆侃如、冯沅君合著。 上海大江书铺1931年1月出版上卷。卷中、卷下出版时间稍后。其后作者对该书不断增删修改,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单位予以再版。

本书作者认为,“中国诗歌变迁的第一关键在汉,第二关键在唐”(《导论》),因此该书根据中国诗歌变迁的大势,将中国诗史分为古代、中代、近代3期。卷1为“古代诗史”,自中国诗歌的起源讲起,至汉代止,以《诗经》、《楚辞》及乐府为主。这个时期约1600年,又可分为4个时代:“萌芽时代”、“《诗经》时代”、“《楚辞》时代”和“乐府时代”。该时期诗的特点是自由——绝对的自由,不限平仄,不限字数,不限句数,不限协韵,是它们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因而本书作者称该时期的诗为“自由诗”,而该时期的诗史也即是“诗的自由史”。卷2为“中代诗史”,约700年。自汉末讲起,至唐代止,以五七言古近体诗为主,又分为“曹植时代”“陶潜时代”、“李白时代”、“杜甫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逐渐与方言俗语脱离关系,趋向于整齐划一,生发出各种规律。诗人也渐渐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阶级。该时期因而称为“诗的束缚史”。卷3为“近代诗史”,约1000年,自唐末讲起,至清代止,以词及散曲为主。又分为“李煜时代”、“苏轼时代”、“姜夔时代”和“散曲时代”。较之以前的诗歌,该时期有两个变化, 一是用乐律代替诗律,一是文字日渐解放。因而被称作“诗的变化史”。全书每一时期作一卷,每一小阶段作一篇,共计3卷12篇。

该书卷首有“导论”一篇,略述本书的材料及分期问题,卷末有“附论”,简介现代白话诗运动(1911—1930)。受当时翻译出版的左翼文艺理论书籍的影响,在分析诗歌的萌芽和现代的诗歌时,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布哈林、波格达诺夫的理论。同时也参考了胡适《白话文学史》和西方汉学家高本汉、康拉第、马伯乐等人的有关论述。对此作者在以后的修订中作了程度不同的删削。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7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