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画梦录
释义
画梦录

现代散文集。何其芳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7月初版,至1946年1月印行过8版,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从刊”第2集之一;1981年4月广东人民出版社重印。收1933年至1936年间的作品17篇,其中除了卷首“代序”《扇上的烟云》1篇写于1936年2月天津南开中学之外,其余16篇都是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写的。代序称此书“包含着我的生活和思想上的一个时期的末尾,一个时期的开头”。以1933年暑假写的《黄昏》为界,此前为“幻想时期”,充满着“幼稚的伤感,寂寞的欢欣和辽远的幻想”;此后为“苦闷时期”,“更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寞,一种大的苦闷,更感到了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人的生活的可怜,然而找不到一个肯定的结论”(《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谈<画梦录>和我的道路》)。《梦后》一文描绘了这两个时期的不同梦境,表现了他从青春期的绮丽的幻想跌落到苦闷深渊里的心灵变动,显示了幻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书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位找不到出路的自我关闭、自我搏斗的“倔强的独语者”(《独语》)。作品的基本内容是这位孤独者灵魂的独语、内心的梦想和人生的摸索。这部散文集以情感的忧郁纤细、幻想的空灵美丽、意境的扑朔迷离和文体的精致柔和而赢得许多知识青年的情感共鸣和审美偏爱,并吸引不少文艺青年群起仿效这种刻意画梦、精雕细琢的创作倾向,为现代抒情散文开创了“精致美”的新风尚,从而荣获1936年度《大公报》文艺奖。评奖委员会认为:“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一向散文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在市场上虽曾走过红运,在文学部门中,却常为人轻视。《画梦录》的出版雄辩地说明了散文本身怎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见1937年5月12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关于获奖作品的评介)

汪文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9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