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工人文艺运动
释义
工人文艺运动

当代文艺运动。建国初期,代表新文艺方向的作品,主要是革命战争题材和农村题材的作品,很少有反映工业题材的作品。这对于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无疑是一个缺陷。因而,文艺界对工人文艺创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1950年4月,文化部专门为工人作者魏连珍创作的话剧剧本《不是蝉》召开了座谈会。《文艺报》1卷10期专文进行推荐。此后,《文艺报》又转载了大连黑嘴子东站工会工友集体创作、荣获旅大二届工人文艺活动周特奖的剧本《装卸工》,以《工人文艺的新成就》为题,推荐天津市搬运工会运输二分会业余文工团创作演出的《搬运工人翻身记》(即《六号门》)。《解放军文艺》推荐了工农子弟兵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崔八娃的小说《狗又咬起来了》。茅盾发表的《略谈工人文艺运动》、《关于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艾青发表的《谈工人诗歌》,吕荧发表的《关于工人文艺创作的几个问题》等文章热情地肯定了工人文艺运动是新文艺创作的重大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的一章的起点”,同时,也提出了克服创作中“讲空洞的道理”、只注意写“生产过程”、刻划人物形象不够的中肯建议。

杨振昆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8-19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