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伍略
释义
伍略1936—

当代作家。苗族。本名龙明伍。贵州凯里人。在贵州省文联工作。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民族文学》杂志编委、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伍略从小受到苗族民间文学的熏陶和汉族古典文学的影响,念高中时便开始文学创作。影片《蔓罗花》是根据他的处女作叙事长诗《曼朵多曼罗》改编拍摄而成的。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乡村任小学教师。业余创作了3个话剧剧本,其中《海螺吹起的时候》和《上冬学》被《贵州文艺》刊用。《海螺吹起的时候》被收入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螺吹起的时候》(剧本选集)里。1956年出席贵州省第2次文代会后,被调到平塘县文化馆,两个月后又被调到省文联工作。1957年参加贵州省文联组织的民间文学工作组,和唐春芳、刚仁等到黔东南地区搜集苗族民间文学,记录了1万多行的苗族创世古歌,整理了叙事长诗《仰阿莎》、《夏且嘎》、《金鸡和野鸡》等,还根据搜集到的《霞阿蓉》加以发展,创作了叙事长诗《阿蓉和略刚》。1958年下放到平坝县劳动锻炼,担任过生产队长。这期间陆续在《山花》、《边疆文艺》、《四川文艺》、《贵州日报》、《解放军文艺》等省内外报刊上发表《野渡无人》、《高山上的风凰》、《小燕子》、《心事》、《芦笙老人》、《鸡声茅店月》、《阿祥嫂的道路》、《白雪红光》等数十篇小说。1962年开始专业创作,并在凯里挂丁公社体验生活,担任挂丁公社副社长。这期间在《人民文学》上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春风马蹄》。和《阿瑙支书》。《阿瑙支书》被改编成京剧和滇剧,分别参加了贵州省文艺汇演和西南地区文艺汇演,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期间,仅于1975年在《贵州文艺》第4期上发表一篇反映安定团结的短篇小说《收获的日子》。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在《四川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上发表《绿色的箭囊》、《父子》、《来年樱花几时开》、《乍瓦寨》、《潘老岩》、《石雕的故事》、《狩獭少年》等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麻栗沟》,4场话剧《枪与镯》。198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山林恋》。短篇小说《绿色的箭囊》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麻栗沟》获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篇小说1等奖;另有6篇短篇小说分别选入全国性的选集或合集,《潘老岩》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的《少数民族文学集》。

瀚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52-205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