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汉代散文史稿
释义
汉代散文史稿

古代文学史著。韩兆琦、吕伯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作者在《绪论》中指出,汉代散文的成就是巨大的,它与先秦散文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散文和戏曲、小说方面产生了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该书意在通过对汉代散文发展的探讨,考察它们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它们自身的一些发展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介绍一些主要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帮助读者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汉代散文。

作者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思想形势和散文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汉代400多年的散文发展分成西汉前期、西汉后期与东汉前期、东汉后期共3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章,加上独立出来的《司马迁与史记》专章共分4章。作者认为,西汉前期的散文继承了先秦散文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关心国家前途和民生疾苦;艺术方面则铺张扬厉,姿态横生,纵横驰骋。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的散文则以从容舒缓、醇厚典雅见长。东汉后期的散文作家或通过写专著来较全面地研究当时的社会问题,或以记录传闻逸事取胜,建安时期以曹操、孔融为代表的蔑弃传统、崇尚通脱的思想和文章的出现,宣告了汉代散文的结束。作者于每章开头先设“社会概况”一节,扼要介绍一些对该时期散文发展影响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想状况,为读者提供理解该时期散文发展的原因及如何评价该时期作家作品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在每章的最后,各设一节概括地介绍该阶段散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对以前散文的继承和对以后散文的影响等。

该书讨论汉代散文的时间界限,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建安二十五年(220)。该时期凡章表奏疏、碑铭史传、书信杂记直至某些哲学著作,只要有一定的文学性或在散文发展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都在讨论之列。对那些杰出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和他们那些优秀的或有某种代表性的作品则予以重点评述。对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尽量全文引录。并对引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给予详细的评析,把文学史知识的介绍与作品赏析有机结合起来。对原文中比较艰深的字句还作了一些注解,放在各节最后。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7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