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标准与尺度 |
释义 | 标准与尺度 现代评论杂文集。朱自清著。上海文光书店1948年4月初版。三联书店1984年11月根据文光书店初版本重排出版。收文章22篇。朱自清在《自序》中说:“本书收的文章很杂,评论,杂记,书评,书序都有,大部分也许可以算是杂文罢,其中谈文学与语言的占多数”。至于书名的来由,那是“因为书里有一篇《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而别的文章,不管论文,论事,论人,论书,也都关涉着标准与尺度”。《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初载1946年8月1日《文艺复兴》第2卷第1期)一文格调悲愤沉痛,对国民党的暗杀政策作了强烈的控诉:“现在还不满四十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对闻一多的牺牲表示深切的哀悼。《论气节》(初载1947年5月1日《知识与生活》)一文对气节作了精辟的论说:“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他充分肯定了“五四”以来青年知识分子用正义的斗争行动代替消极的“气节”这种“新的做人尺度”。《论通俗化》一文肯定了解放区作家与人民共同生活、打成一片的新的文艺方向,认为人民需要这样的代言人。《论严肃》一文认为新文学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严肃的,批判了中途出现的玩世派,肯定了抗战胜利后,文学强调人民性,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生路”》等7篇,初载北京《新生报》副刊《语言与文学》上的“周话”栏,由作者改题目收入集中,主要是议论文学发展和语文教学问题。朱自清的杂文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季镇淮认为,他“晚年所写的学术性杂文如《标准与尺度》等,融汇古今,观点新颖,识见独到,文字运用达到非常纯熟、恰到好处的新高度”(《纪念佩弦师逝世三十周年》)。 姚春树,袁勇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31-41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