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夜上海 |
释义 | 夜上海 现代话剧。5幕。于伶著。1939年6月写于沦陷后的“孤岛”上海。序幕《何处桃源》,初刊1939年8月上海《剧场艺术》第1卷第10期。第三幕《茫茫夜》,初刊1939年7月上海《戏剧杂志》第3卷第1期。1939年8月上海剧艺社在上海首演。1939年9月上海剧场艺术出版社初版,列为“戏剧丛书之一”。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印。又收入1979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于伶剧作选》。剧本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为“孤岛”后的混乱和苦难生活。在夜一般黑的孤岛上,有人背叛祖国,投机发财;有人彷徨动摇,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更多的人被苦难所折磨。主人公梅岭春是个开明士绅。家乡沦陷,房产被毁,大儿子、大媳妇被杀害,一家人逃难到上海,饱经忧患。女儿萼辉因感激青年钱恺之对她全家的帮助,将终身相托,后竟遭遗弃。汉奸孙焕君勾结钱恺之,怂恿梅岭春回乡,使老人惨遭日寇逮捕和毒打,幸得游击队救助,回到上海。同乡周云姑、周小云一家遭遇更为悲惨。父亲被炸死,生活无着,母亲病危又无钱医治,小云上街卖报,无法使一家温饱。在走投无路时,云姑沦为暗娼,想藉此挽救病危的母亲,谁知当她拿了卖身钱回来时,母亲已经去世。汉奸孙焕君终被愤怒的群众处死,钱恺之仓皇逃走。只有李妈的儿子大龙,在乡间参加游击队,给他们带来胜利的希望。在苦难中,他们觉悟到,一定要坚持熬下去,坚持到胜利。“剧中的这些人物都有现实生活的根据,所反映的是1939年前后上海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0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