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大陆新诗评析 |
释义 | 中国大陆新诗评析1916—1979 当代诗歌评论集。高准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700页。书前有本书所评诗人照片,如胡适、朱自清、刘复、郭沫若、徐志摩、冰心、闻一多、朱湘、李金发、戴望舒、艾青、何其芳等28帧。有胡秋原《中国大陆新诗评析序》。有自序《本书写作的经过与体例——一段艰困的途程》。有引论《中国大陆新诗发展的轮廓1916—1979》。全书分为6部分。第1部分“初期及二十年代”:此时期的诗人的诗作每人选一首评析。这些被评的诗人和作品如:胡适的《老鸦》,朱自清的《光明》.刘复的《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大白的《邮吻》,郭沫若的《创造者》,田汉的《七夕》,冰心的《相思》,冯至的《南方的夜》,蒋光慈的《牯岭遗恨》等。此一时期的诗人中唯有徐志摩选析4首,闻一多选析3首。第2部分“三十年代”:此一时期入选的诗人和诗作,如:戴望舒的《流水》,何其芳的《预言》、《花环》、《秋天》,臧克家的《壮志心》、《从军行》,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他起来了》、《我爱这土地》,卞之琳的《西北的青年开荒者》等。第3部分“四十年代”:此一时期入选的诗人诗作如:力扬的《播种》,李季的《掏苦菜》,辛笛的《布谷》,绿原的《惊蛰》等。第4部分“五十年代”:入选的诗人诗作如:严辰的《祖国》,闻捷的《苹果树下》,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流沙河的《草木篇》等。第5部分“六十年代”:此时期入选的诗人诗作如:郭小川的《乡村大道》,李瑛的《夜过珍珠河》,白沙的《大江东去》等。第6部分“七十年代”:这个时期入选的诗人诗作如:刘祖慈的《广场》,白桦的《风》,雷抒雁的《种子啊醒醒》,骆耕野的《不满》等。书的后面有附录:原定《中国新诗史论及作品选析》总纲目、选录诗篇年表、中国诗人(600人)生(卒)年表、中国新诗人生(卒)年表续补(250人)、主要诗人及参考书年表、曾祥铎的文章《不废江河万古流——高准〈中国大陆新诗评析〉读后》及作者的后记。 古继堂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08-80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