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戏剧改良问题的讨论
释义
戏剧改良问题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18年10月出版的《新青年》第五卷第四期“戏剧改良专号”,发表了胡适、傅斯年、欧阳予倩等人提倡戏剧改良的文章。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反对传统戏剧,认为旧戏是中国戏剧进化史上的落后形态,守旧性太大,缺乏“悲剧观念”,主张以西洋为法,提倡戏剧进化观念。傅斯年的《戏剧改良各面观》一文也反对传统戏剧,认为中国旧戏毫无美学价值;主张戏剧改良可先演“过渡戏”,引导社会和观众对于戏剧观念的转变;指出编剧要从社会现实里汲取题材,若以西洋剧本作为材料,也要“取其精神,使其适合国情”。他的另一文《再论戏剧改良》,对张豂子的《戏园的改良谈》(载于《晨钟报》)为旧戏辩护的言论逐条予以驳斥,认为编制戏剧剧本,“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业”。欧阳予倩的《予之戏剧改良观》,从剧本、剧评、剧论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对戏剧改良的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主张话剧的革新应从文学剧本入手,“多翻译外国剧本以为模范,然后试行仿制”。此后,周作人在《论中国旧戏之应变》中,断言中国旧戏没有存在的价值,今后“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宋春舫主张旧剧与新剧共存,认为凡是主张废弃旧戏的人“大概对于吾国戏剧,毫无门径”(《戏剧改良平议》)。在这场讨论之前,钱玄同、刘半农等曾发动对传统戏剧和堕落了的新剧进行猛烈的批判。在讨论中,许多文章反对中国旧戏,提倡效法西洋戏剧,主张进行戏剧改良,这些对于现代话剧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中有些主张对中国传统旧戏不论精华糟粕“全数扫除,尽情推翻”(钱玄同《随感录十八》)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脱离群众、否认民族特点、对西洋戏剧的盲目崇拜,也给现代戏剧运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卢正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3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