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剧本 |
释义 | 剧本 当代戏剧文学期刊,月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剧本》月刊社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2年1月于北京创刊,月刊。1965年改为双月刊。1966年刊出164期后,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1979年1月复刊,月刊。该刊以发表各种题材、体裁的优秀剧本,总结戏剧创作经验,培养青年剧作家,繁荣戏剧创作为宗旨,以刊登话剧、戏曲、歌剧剧本为主,兼发电视剧、广播剧、木偶剧,皮影剧以及外国翻译剧剧本,并以一定篇幅发表关于剧本、剧作家的评论、剧本创作问题的讨论、古典戏曲文学的研究等理论文章和有关剧本的争鸣、国内外戏剧信息等。该刊自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剧本,为各地剧团提供了优秀的上演剧目。这些剧本有:《妇女代表》(孙芋)、《万水千山》(陈其通)、《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刘连英》(崔德志)、《同甘共苦》(岳野)、《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关汉卿》(田汉)、《三人行》(阳翰笙)、《五奎桥》(洪深)、《槐树庄》(胡可)、《洪湖赤卫队》(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文成公主》(田汉)、《鸡毛飞上天》(丁是娥)、《甲午海战》(朱祖治等执笔)、《谢瑶环》(田汉)、《李慧娘》(孟超)、《抓壮丁》(吴雪执笔)、《七月流火》(于伶)、《杜鹃山》(王树元)、《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执笔)、《年青的一代》(陈耘)、《南海长城》(赵寰)、《豹子湾战斗》(马吉星等)等。粉碎“四人帮”后,《剧本》又刊发了一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优秀剧本,展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当代戏剧的新的成果。如《秋收霹雳》(赵寰执笔)、《大风歌》(陈白尘)、《陈毅出山》(丁一三)、《报春花》(崔德志)、《神州风雷》(赵寰、金敬迈执笔)、《陈毅市长》(沙叶新)等。《剧本》月刊以其刊发的大量的优秀剧本,展示了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历史和实绩,对繁荣中国当代戏剧起了推动作用。 冯贵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5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