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憎恨
释义
憎恨

现代短篇小说集。端木蕻良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6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内收《鴜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粮米粥》、《遥远的风砂》、《万岁钱》、《雪夜》、《吞蛇儿》、《浑河的急流》、《乡愁》、《憎恨》、《被撞破了的脸孔》等短篇小说10篇,《后记》1篇。本集作品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充满苦难、罪恶和仇恨的社会现实,有的直接谴责日伪政权对东北人民的欺压、蹂躏,有的旨在揭露某些所谓的“爱”的虚伪本质,有的着重表现被恶劣的社会环境扭曲了心灵的人物的可悲命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鴜鹭湖的忧郁》和《憎恨》两篇。《鴜鹭湖的忧郁》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厚,描写“偷青”的驼背老人在中秋之夜竟遭到为地主“护青”的儿子的一顿狠揍;而为了能让女儿割到一点豆荚子,母亲只好用肉体引走了护青人。作品反映了东北农民在日伪政权和地主阶级双重压迫下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为了生存不惜铤而走险的不幸遭遇。《憎恨》通过描写一桩“人命不救救狗命”的故事,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本集作品的共同主题。恶霸孙大绝后的管家麻算盘携带姘妇强占老农老朱全的柴棚寻欢作乐,并强迫猪倌圆子烧炕暖身,屈辱、愤怒的圆子纵火烧毁了整座房子。前来救火的乡亲们奋力救出了老朱全的猞猁狗,却眼看着一对罪恶的男女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压迫者的强烈的憎恨。作者在《后记》中说,本集作品所以取名《憎恨》,在于它们旨在表现社会的不平和罪恶,“憎恨那些可憎的”,并以此来揭穿那些为陈腐的伦理观念所标榜的“爱”的虚伪性。

吴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7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