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在湄
释义
刘在湄1805—1881

近代诗人。字仲伊,号拙斋,晚年别号无聊子。山西平定人。出身于耕读之家。道光二年(1822)中秀才。其后设帐教学达20年。 十九年(1839)举孝廉。咸丰三年(1853)列大挑二等。七年(1857)授大宁县训导。同治九年(1870)辞官归田。 一生“淡于仕进,惟于诗词则笃嗜之,终其身弗少倦。其论诗也以性情得其正、哀乐得其平为唯一旨归。故其为诗温容淡逸,追踪晋唐,殆所谓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者”(刘子駋《族祖拙斋公家传》)。生活黜奢崇俭,以朴素为本,以礼法自绳。其诗抒发了一个乡村教师与县级小吏的追求与烦恼,生活平凡、单调、贫困,牢骚满腹,但结习难除,无力自拔。《偶成》云:“静对三千卷,闲消十二时”;“多情惟素发,未尽白成丝”。《闻雁》云:“不为稻粱计,胡因事远征?”《自赠》云:“六十冬烘客,心强命不强。求命千里外,依作猢狲王。”自注:“谚云:家有三升粮,不作猢狲王”。均为穷愁无奈而作乡村教师的自嘲。《结习》云:“年来身世等悬匏,结习何曾半点抛?垂老依然耽笔墨,忍饥终不羡珍肴。每吟新句如奇宝,猛获亡书似故交。妻子暗嗤朋友笑,可怜无计解诙嘲。”为穷愁之中的自我安慰之作。著有《志过庵诗存》。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8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3: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