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集 |
释义 | 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集 现代独幕剧集。丁玲、奚如编著。广州上海杂志公司1938年8月初版。列为“战地生活丛刊”第10种。收编者《序》及剧作7篇:《忻口之战》(史轮作)、《脱去的伪装》(袁勃作)、《参加游击队》(史轮作)、《捉汉奸》(戈矛作)、《小英雄》(史轮作)、《台儿庄的插曲》(戈矛、袁勃作)、《重逢》(改定稿、丁玲作)。 《忻口之战》写1937年初冬,一场激烈的战斗以后,士兵同农民在挖战壕。农妇给他们送饭。战斗又打响了。日本鬼子冲上来了,战士们又拿起武器,高呼“中华民族万岁!”向敌人冲去。《脱去的伪装》写抗日战争中的沦陷区,日本鬼子命令伪军化装成游击队,去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伪军不愿意干,他们脱去了伪装,参加了游击队。《参加游击队》写1938年初,山西南部一个小村庄里的一户农民家庭。儿子报名参加游击队,得到父亲和妻子的支持,只是母亲总感到有点舍不得。岳母也从西庄赶来,想阻止女婿去当兵,后来在残酷现实的教育下,经大家说服,她也欢欢喜喜送女婿上前线。《捉汉奸》写一个离开战区较远的小镇,一个形迹可疑的青年,经常同乡绅李二爷勾勾搭搭、鬼鬼祟祟,引起群众注意。后从李二爷家里搜出送给日本鬼子的情报,大家将他们抓住送到军营里去。《小英雄》写晋北某村儿童朱五,他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杀死了,他要报仇。听说当晚日本鬼子又要来攻打游击队,他自告奋勇在山口担任瞭望,以吹哨为号,游击队从四面发起攻击,全歼了敌人。当战斗结束以后,游击队在山口找到他,他手臂受伤,已冻昏在雪地里。《台儿庄的插曲》写收复台儿庄前夕,从敌人占领区逃出来的老乡,要求参加收复台儿庄的战斗。以上剧目都是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战地创作演出的剧目,当时产生广泛的影响,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2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