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蕡
释义
刘蕡?—849

唐代文章家。字去华。昌平(今属北京)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举进士。唐文宗时,令狐楚、牛僧孺为节度使,都曾召刘蕡为从事,授秘书郎,待之如师友。又曾任使府御史,而遭到宦官嫉恨,唐武宗会昌时,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放还,大中三年客死浔阳。刘蕡为人耿介,好谈王霸大略,嫉恶如仇。博学而善为文章,精通《春秋》、《左传》,大和二年(828)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在对策中针对当时宦官专权的政治形势进行了强烈抨击,要求“揭国柄以归于相,持兵柄以归于将”,言论激切,在朝野引起强烈反响。刘蕡与李商隐有交谊,李诗集中有赠酬之作。刘蕡死后,李商隐曾作诗4首吊之,其中有句云“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表达了同时辈人对刘蕡的崇敬之情。《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刘蕡策》1卷,但久无传本。《全唐文》卷746存文1篇。

朱玉麒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3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