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东坡诗集注
释义
东坡诗集注

宋诗别集。苏轼著;旧题宋代王十朋集注。北京图书馆所藏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宋虞平斋务本书堂刻本、元熊氏刻本、明汪氏诚意斋集书堂刻本、朝鲜铜活字印本等均为25卷,明王永积刻《东坡先生诗集注》等为32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朱从延校刊其书,成为通行的32卷本即《王注苏诗》。清代修《四库全书》,辑入的就是32卷本。

此书卷首列王十朋、赵夔2序,但王十朋《梅溪前集》载序8篇,《后集》载序3篇,皆无此序。又有《读书文》3篇,也无一字涉及苏诗。《梅溪集》为王十朋之子王闻诗、王闻礼编集,其父著述搜辑无遗,不应独漏此序。而赵夔序中则说:“崇宁间仆牟志于学,逮今三十年,一字一句推究来历,必欲见其用事之处。顷者赴调京师,继复守官,累与小坡叔党游从至熟,叩其所未知者,叔党亦能为仆言之。”据《宋史》苏轼、苏过传,元祐五、六年间苏轼初往杭州时,苏过年19,而他卒年52岁,当在宣和五、六年间,依赵夔序说,自崇宁元年(1102)下推30年,已至绍兴元年(1131),其时苏过已去世七八年,赵夔焉能与之交游,并叩问其所未知者?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赵2序具系依托。因其书体例与《杜诗千家注》相同,所以当系书肆编注成书,假借王十朋之名行世。

此书将苏轼诗分为纪行、游览、古迹、咏史、述怀、书事、闲适、贻赠、简寄、酬和、酬答、送别、燕集、怀旧、仙释、庆贺、伤悼、禅悟、嘲谑、时序、寺观、居室、花木、泉石、书画、题咏、咏物、和陶、乐府等29类,援引故实,详加诠解,但粗疏浅陋之失也极显然。尽管清人邵长蘅曾指斥其体例3失,以为过于疏陋,但他在删补《施注苏诗》时,对于施注所缺的12卷也不得不参酌王注、征引群书以补注之。《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大抵创始者难工,继事者易密。邵注正王注之伪,查注又摘邵注之误,今观查注亦舛漏尚多,足知考证之学不可穷尽,难执一家以废其馀。”是诚可谓允当之论。此书开创苏诗注本中的分类系统,其功绩是难以抹杀的。

本集流传极广,宋、金、元,明、清历代均一刻再刻,版本颇多。集名或作《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或作《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或作《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或作《东坡先生诗集注》。在清代冯应榴辑《苏文忠诗合注》问世之前,与《施注苏诗》都是最有影响的宋诗注本。

于盛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