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沦陷区文坛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抨击 |
释义 | 东北沦陷区文坛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抨击 现代文学事件。1939年秋,高山、小辛、关沫南、励行健、陈隄等10余人在哈尔滨《大北新报》创办《大北风》文学周刊,从事爱国进步文学活动。针对当时流行于哈尔滨某些报刊的鸳鸯蝴蝶派文学,他们决定发起抨击。11月5日,陈隄率先在《大北风》第7期开始发表连续性杂文《灯下记》,批评古丁、徐夷、曲狂夫、徐漪等人的小说《母亲与情人》、《情劫》、《哈尔滨的一个女性》等,是格调低下的无聊之作。《灯下记》问世后,曲狂夫立即在《哈尔滨日报·创作与批评》发表《读完〈大北风〉后》一文进行反击。但文中避而不谈具体分歧,却指责陈隄的文章是受斯大林肃清异己的影响,或是接受了斯大林的什么使命,致使陈隄和《大北风》同人受到日伪宪警的注意,《大北风》周刊因此被迫停刊。这场批判虽然未能继续下去,但有力地揭露了鸳鸯蝴蝶派文学,对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6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